刘东泰、柏义泰、庆和、新生、永丰隆、刘宏兴、张顺兴、镕昌隆,这些合肥本地糕、糖店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7-26
刘东泰、柏义泰、庆和、新生、永丰隆、刘宏兴、张顺兴、镕昌隆,这些都是曾经在合肥本地经营的红火糕点与糖果店,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然而,了解这些老字号的历史,对于我们合肥人来说仍然颇具意义。
据清同治年间的记载,当时合肥城内的食品杂货商店数量已达数十家,其中包括了众多的糕饼坊、糖坊、黄烟铺和糟坊。这些商家主要以批发为主,同时也兼顾零售业务,使得其产品广受欢迎。到了光绪年间,合肥的食杂店数量更是激增到近百家,市场的繁荣可见一斑。
进入民国初期,合肥城内的糕点市场竞争激烈,以刘东泰、柏义泰、庆和、刘宏兴、张顺兴为代表的糕点店铺不断创新,增加了糕点的品种,提高了产品质量。至1921年期间,合肥生产的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绿豆糕、方片糕、花生糖等糕点已经名声远扬。
抗战胜利后,合肥的糕点与糖果店迅速复业,刘东泰、柏义泰、庆和、刘宏兴、张顺兴、镕昌隆、庆和、元大等成为了当地知名的店铺。这些商家的快速恢复营业显示了市场的活力与商业的韧性。
1949年10月,随着国营合肥烟酒专卖公司的成立,实行了烟酒类商品的专卖政策。至1952年,主营(兼营)糕、糖、烟、酒等商品的私营商店数量增至289户,大多数店铺位于庐阳区,生意兴隆,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格局。知名的私营零售商店包括张顺兴、镕昌隆、庆和、永丰隆、新生食品店、真善美糖果店等。
到了1956年,合肥所有的私营烟酒、糕点与糖果店实现了公私合营或转型为合作制,成为了国营的烟酒糖业糕点公司的一部分,从此走上了更为规范的发展道路。
这些历史悠久的店铺虽然已经不在,但它们的故事和贡献将永远镌刻在合肥商业发展的史册中。通过对这些老字号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的商业变迁和文化传承。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