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回勺面的历史与独特风味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5-16
金州回勺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已有170多年的传统。它是金州老菜中的一道名小吃,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解决面条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老板们想出办法:提前把面煮到八分熟捞出,分装在碗里,等客人来时浇上热卤即可食用;若面放久有些发“坨”,则需把面放到热汤中再煮一下,这便是“回勺”,“回勺面”也由此得名。经过不断改良,“回”最终成为“烩”。
金州烩勺面的特色在于用头锅面,新熬制的骨头汤呈白色,鲜香浓郁、口感上佳。制作时,先将面条在热水中氽过备用,然后用葱花、大料、大蒜大火爆香后加入久熬的猪骨头汤,适当加盐、胡椒粉调味,再将面加入骨汤中,配以配菜食用。老金州烩勺面的特色是吃面时搭配糊葱拌叉肉,叉肉是从猪骨头上剔下的软骨肉,用糊葱、一品鲜拌制,味道香而不腻。

金州的许多回勺面馆都各有特色。店主通常会在早上定制面条,煮到八分熟时捞出过冷水,这样能防止面条发坨,且在回勺时保持硬朗筋道、更易入味。热油锅先炒肉丝,再炒面码,待菜炒软后加入煮了十几个小时的老汤,烧开后放入煮过八分熟的面条,小火煮开即可装碗上桌。
如今,金州回勺面依然深受当地人喜爱,路过金州的人们也常常会去品尝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州回勺面在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演变。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金州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和人们的情感记忆。
金州回勺面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面条的煮法、骨头汤的熬制以及糊葱拌叉肉的调制都使得这个美食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风味。每次品尝金州回勺面,都能感受到当地人对这道菜的喜爱和热情。因此,金州回勺面是一道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文化和传统的代表。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