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7-24

浓郁的哝垌文化之乡 美食名扬四方

1. 烤乳猪(核心祭品和宴请佳肴)

‌制作工艺:选用当地新鲜的乳猪,在炭火上慢慢烤制,表皮涂抹蜂蜜和香料,直至表面金黄酥脆、内里肉质鲜嫩。在节日期间既作为献给祖先的食物,也是招待客人的主菜,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兴旺。

文化意义:大新县有句俗语称“无烤猪不成哝峒”,在祭祖仪式中需要将整只乳猪摆放在祠堂内供奉,仪式结束后再分食给族人,寓意共同分享福祉和幸福。

2. 酸粥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

‌独特工艺:以糯米为基础原料,通过发酵制作成酸香浓郁的酸粥,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多种变体如酸粥鸭、酸粥鱼等。发酵过程需将糯米装入老坛竹筒中密封十天以上。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历史渊源:据说起源于古代士兵为解决食物短缺问题而发明的一种应急军粮,如今已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不仅味道独特,还具有促进消化和美容养颜的功效。

3. 五色糯米饭(吉祥象征食品)

‌色彩寓意:使用枫叶(黑色)、红蓝草(红色)、黄姜(黄色)等多种植物汁液将糯米染上不同颜色,代表五行和谐与民族团结。通常出现在节日庆典、祭祀活动以及婚礼仪式中。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5. 大新酸鱼(边陲特色腌制食品)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制作方法:新鲜捕捞的鱼类经过撒盐晾干处理后,再层层叠放于装有糯米饭的竹筒内进行发酵。最终制成的产品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和味道。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6. 壮族鱼丸(特殊定制美食)

‌口感特点:以明仕河或黑水河中的鲜活鱼类手工敲打而成,既保持了细腻柔韧的特点又不会过于坚硬。适合用来炖汤或是油炸食用,常与腐竹、酸笋等食材一同烹制,构成独特的壮族风味。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7. 壮乡灌肠(节庆小吃)

‌创新吃法:将猪血、米粒、花生混合后填充进清洗干净的猪小肠内,并经过蒸煮过程制成。切片食用时可以搭配蒜蓉辣椒酱,宝圩地区的人们还喜欢蘸着酸粥汁来享用,形成咸鲜与酸味交织的独特口感。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8. 糯米糕点(节日必备美食)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特色有白糯米糍粑(内含芝麻或绿豆肉馅)、艾草糍粑、白头翁糍粑以及香蕉叶包裹的糯米饭团等,香甜可口,令人垂涎欲滴。每一种都保留了最原始的味道和壮族风味。

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哝垌文化的美味佳肴享誉四方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