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南天寺:心形石刻与千年古刹的秘密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4-09
提到位于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岱峰山上的南天寺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一个独特的心形图案,其中间一点被放置在下方,旁边题有“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的字样。
这座寺庙最初是一个庵堂,名为“黛峰庵”。后来因为崖壁上雕刻了三尊大石佛像而改称“石佛寺”,最终定名为了“南天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僧人守净在此依山镌刻出这三尊大佛。之后,寺庙进一步扩建,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清朝康熙年间,陆路提督将军吴英对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使其更加宏伟壮丽,并将寺名改为“南天禅寺”。到了清同治七年(1868年),僧人清珠再次募集资金进行修缮。光绪年间,佛道莅止于寺中修建了新的殿堂和僧舍,在宣统二年(1910年)时又对山麓的观音亭进行了翻新。

目前所见的主要建筑是在1959年与1982年进行修缮后的结果,占地面积约为一千平方米。寺庙坐东朝西,主要建筑包括有山门、钟鼓楼、前殿、大雄宝殿及廊庑和法堂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大雄宝殿,它是一座高达十余米的重檐歇山顶结构建筑。在大殿内,可以见到三尊依山岩雕刻而成的巨大佛像——弥陀居中,观音在其左侧,而势至则位于右侧,每位佛像的高度都超过三丈,宽度约为二丈三尺,莲花座高六尺,彼此之间的距离为四尺。

寺庙内部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匾额。“石上异光”这四个字据说是由僧人守净亲笔题写;“南天禅寺”的牌匾则是吴英将军于康熙年间重修时亲自署名。而另一幅名为“自在佛”的匾额,则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的武状元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所作。此外,在寺庙西北角的一片石山上,还留有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2年)泉州知府王十朋手书的巨大“泉南佛国”四个字,每个字径近两米;旁边还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泉州知府李增蔚所题的“嵩岳降神”四个大字。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