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老门东逛到脚酸时,被巷口飘来的温厚鸭香勾了魂——不是网红店那种冲鼻的香精味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9-04
漫步在历史悠久的老门东街区,当双脚疲惫不堪时,一股诱人的鸭香迎面扑来——这绝非网红店那种刺鼻的化学调味品香味,而是老南京人家精心炖制了数小时的老鸭汤的独特醇香。沿着香气指引的方向,穿过狭窄的明瓦廊巷道,一家名为“鸭小妹鸭血粉丝汤”的小店映入眼帘,其招牌虽简陋却醒目地挂在一个古老的木门框上。门外几张折叠桌旁坐着几位本地大叔,正专注地享用着美食。
店内的老板是一位扎着高马尾的年轻女子,她微笑着一边擦碗一边说:“我爷爷过去在城南经营一家‘鸭子店’,早在解放初期就摆摊售卖各式鸭杂汤。我家的手艺传承至今已有好几代。”南京人对鸭子的喜爱,早已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之中。当年金陵作为都城时,养鸭烹鸭既方便又实惠,从皇家宴会到街头小吃,“无鸭不成席”成了传统习俗。在老门东这片布满明清建筑的地方,昔日巷口随处可见的卖鸭汤摊贩,如今仅剩这些藏匿于小巷中的小店还在坚守。

我点了一份招牌鸭血粉丝汤,上桌时碗里的汤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鸭油花,热气腾腾地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先尝了一口汤,味道鲜美无比——没有一丝味精带来的涩感,只有老鸭长时间炖煮后才有的醇厚滋味。“每天凌晨三点我就开始熬制鸭汤了,只放生姜、葱结和少量料酒来去腥提香,要让汤汁浓稠至少得炖四小时。”老板边忙碌着为邻桌顾客服务边解释道。碗里的配料丰富而诱人:鸭血如豆腐般嫩滑,轻轻一夹便颤巍巍地摇晃;鸭肝细腻软糯,入口即化;鸭肠处理干净且爽脆可口。粉丝吸饱了汤汁后变得格外美味,连汤带粉一起送入口中,暖意从喉咙一直传递到心底。

配着一块刚出炉的鸭油烧饼食用,外皮烤得金黄酥脆,内里层层叠叠,鸭油香与麦香交织在一起。按照老南京的传统吃法,将烧饼掰碎泡进汤中,软而不烂,吸饱了鲜美的汤汁,一口下去,碳水化合物和肉香的组合令人难以忘怀。邻桌的老王大爷吃完后仍意犹未尽:“我在这附近住了三十多年,从爷爷摆摊开始就跟着吃,现在孙女接手了,味道依旧正宗,比那些装修奢华的新店更胜一筹!”老板听到这话后,递来一小碟自制的辣椒油说:“这是用秦椒熬制而成的,加入白芝麻增香而不辣,你试试拌粉丝吧。”
用餐完毕擦嘴之际,我注意到门外老槐树下的石墩上坐着两位小姑娘,她们正分着一碗鸭血粉丝汤吃,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和表姐围着外婆炖的老鸭汤抢食的画面。老门东的青砖黑瓦虽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但巷子里这一碗冒着热气的鸭血粉丝才是真正的南京家常味道。它不讲究精致摆盘或花哨宣传,却承载着从六朝时期流传下来的饮食智慧——用最朴素的食材和最长情的熬煮时间,将老城的历史韵味与人间烟火炖入一碗汤中。
如果你来老门东游览,请不要只盯着那些网红店排队的人群。不妨拐进小巷寻找“鸭小妹”。当你品尝到第一口汤时便会明白,南京的味道并不藏身于高楼大厦之中,而是在这样一家充满家传手艺与千年饮食文化的粉丝汤里,它温暖人心,恰似老城人待客的热情和真诚。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