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六)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7-2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绩溪(六)
图一.胡适一品锅
绩溪的一道菜肴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口感而闻名。胡适一品锅是一道传统菜肴,以萝卜、干豆角、红烧肉、油豆腐包等食材按照先素后荤次序,一层层铺于锅里,烧熟后端上桌来。这道菜肴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徽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之一。
图二.绩溪挞粿
绩溪挞粿是一道历史悠久、独特美味的传统面食。它由面粉、菜馅和饼皮制成,馅料有香椿、萝卜丝、黄豆粉等。制作简单,只需将上等猪油、菜油、麻油等混入馅中,放置炉上烘烤。挞粿的口感有干菜和鲜菜的丰富,入口芳香、硬软适中。它不仅作为主食,也是徽州地区的传统小吃、早点。
图三.绩溪臭鳜鱼
绩溪臭鳜鱼是一道具有特殊发酵香味的美味佳肴。它以鳜鱼腌制后烧制而成,肉质鲜嫩,口感醇滑。绩溪臭鳜鱼独特的制作方法,使得它的味道更加鲜美。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徽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之一。
图四.绩溪浇头面
所谓浇头面即浇上菜的面,它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上面的浇头。绩溪浇头面是绩溪特色小吃中最具有家乡味道的小吃,浇头是用笋干及自制豆腐干、肉丝等主材做成,制作简单,口味绝佳。
图五.绩溪十碗八
绩溪十碗八是流行在绩溪澄源河一带的民间宴席,是一种民间套菜,一般只在婚寿吉庆之日操办,“十碗八”就是十碗八盘菜式,被赞誉为民宴菜肴的“黄金组合”。 “十碗八”数字之来由,取“十全俱足”、“十全十美”;“八斗才高”、“八抬八托”等一类吉兆与有关富贵荣华谚语名词之意义,以象征家庭旺盛,子孙蕃昌。
图六.水馅包

绩溪的水馅包,因为皮薄馅大,馅心灌满汤汁,所以叫做“水馅”,就是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灌汤包”。但是绩溪的水馅包又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灌汤包,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绩溪人心中,水馅包也不仅仅只是一种美食,更是在外游子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寄托,是家人团聚的美好象征。
图七.绩溪炒粉丝
绩溪炒粉丝是安徽绩溪的一道传统菜肴,以山芋和粉丝为主要食材。它滑润柔韧,入菜后口感咸鲜味厚。绩溪炒粉丝通过独特的笋干汤汁渗入红薯粉丝中,形成了劲韧有嚼劲的口感,寓意着家人在一起要长长久久。这道菜肴在安徽黄山徽州地区非常有名,深受人们喜爱。
图八.毛豆腐
毛豆腐是绩溪的一道美食,制作方法独特,外皮色黄有虎皮条状花纹,口感鲜醇爽口,有开胃的作用。它以浓密纯净的白毛和上好的毛豆腐为原料,经过烩烧而成。毛豆腐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香气和鲜美的口感,加上适量的调味品,入口留香,回味无穷。毛豆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制作精细,成为了绩溪的一道必尝美食。
图九.绩溪菜糕
绩溪美食中的绩溪菜糕,以优质糯米、豆腐、猪肉为主要原料,经过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菜糕口感松软,味道咸甜适中,独特迷人。制作过程需要将糯米粉与适量的酒酿、干白糖搅拌均匀,发酵成蜂窝状后蒸熟。菜糕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配料,如红枣、豇豆干丁和豆腐干等。制作绩溪菜糕的过程独特,是绩溪地区人们喜爱的传统美食之一。
图十.绩溪干锅炖
绩溪干锅炖是绩溪民间对红烧肉的一种做法,以猪肉为主料,配以多种中草药和传统秘方。经过卤制、上色、浇汁,干锅炖呈现出肥瘦相间的猪肉块,肥而不腻,肉质细嫩,香味扑鼻。

图十一.笋焖饭
笋焖饭制作简单,口感鲜美。它以笋和米饭为主要材料,腊肉的香味与鲜笋的清脆相融合,再加上糯米的绵软,形成了一碗口感独特的饭菜。它不仅保留了笋的鲜嫩口感,还融合了腊肉的香味,更加美味可口。
图十二.腌炖鲜


腌炖鲜是绩溪的一道传统名菜,它以微弱之火力通过慢慢烘烤炖出鲜嫩的浓郁之感,搭配上绩溪独有的燕笋干的清新和腌火腿肉的咸香,形成了独特的口味。
图十三.刀板香
刀板香,它是徽州绩溪传统名菜。刀板香的制作非常讲究,需要将腌制的肉进行蒸煮后,再放在木板上进行焖蒸。然后,将切成薄片的肉片和蒜末、姜末、蚝油等调料放入热锅中炒熟,最后加入适量的酱油和盐调味。这样,香味四溢的刀板香就做好了。

图十四.麻糍
麻糍,是绩溪流传千年的特色小吃,是一种由糯米、芝麻加工制作而成、粘性十足的甜食。因其香糯粘滑,且甜而不腻、糯而不黏的特性而颇受欢迎。
图十五.绩溪火腿
说到火腿,大家往往想到金华,其实金华火腿都得称徽州火腿一声“师父”,明代时期,在金华、兰溪做生意的徽商,将皖南腌制火腿的习惯带到当地,开办火腿店,以传统的徽州火腿腌制技术唱响金华府。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