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种邮资明信片系列:发展历程与艺术特色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7-31
深入了解:中国特种邮资明信片系列发展
中国的特种邮资明信片,是邮票系列中的独特组成部分,用TP作为标识(其中T代表"特",P代表"片")。这个系列的包装形式多样,包括信封式、封套式以及本册式(外皮标记为B,表示本册式;而片中左下角的A或B则分别代表普通面值和国际航空邮资)。明信片的面值区分普通和国际航空两种类型。该系列始于1994年1月5日,由邮电部发行了《哈尔滨冰雪风光》特种邮资明信片和国际邮资明信片,至今已持续了30年,至2023年底,已发行了41套。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后,这个系列曾经暂停了一段时间,一度让收藏家们认为这是该系列的终结。然而,到了2015年,随着中国邮政的改革,《徐悲鸿作品选》特种邮资明信片的发行标志着这一系列的重启,并且首次使用了新的中国邮政标识作为铭记。在2019年末,邮资明信片与其他类型的邮品合并为纪特邮资封片,开始接受预订。



这个系列的特色在于其设计和印制的精致性。每一套明信片的数量根据主题内容而定,可以是单枚,也可以是多枚。邮票图案与明信片图案可以不同,打破了风光邮资明信片单一缩小原图的传统。设计手法多样,包括绘画、摄影等,都体现了丰富的艺术性和创意。所有特种邮资明信片都是双面彩色印刷,信息量丰富,并且采用了防伪技术,如加膜处理,提高了科技含量和安全性。






从TP28《傅抱石作品----东山丝竹》开始,防伪手段升级为使用了防伪油墨和微缩文字。而TP37B《古镇碛口》小本片则尝试了胶雕套印技术,显示出了工艺的精湛。特别是自《长江三峡》起,又开创了小本片这一新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特种邮资明信片的多样性,给集邮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