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都说杭州是美食荒漠,殊不知杭州有不少非遗小吃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9-05
虽然网络上有说法称杭州是缺乏特色美食的城市,但实际上这座城市拥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味小吃。今天就由本地居民来介绍杭州的传统风味——葱包烩。
葱包烩,作为杭州人的“非遗”级小食,承载着南宋时期民众的情感寄托和象征意义。相传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后,一名糕点师傅用面团塑造成秦桧夫妇的模样,并将它们扭在一起下油锅炸制,称为“油炸烩儿”。市民们纷纷购买以解心头之恨!为了避免引起秦桧的猜疑,“烩”字代替了原来的“桧”,再加入香葱便演变出了今天的葱包烩。这一口下去不仅品尝的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杭州人民不屈精神的一种体现。
它不像龙井虾仁那般讲究风雅格调,却能吸引米其林级美食家在煤炉旁排队购买;尽管无缘登上国宴菜单,但它却是杭州市民清晨唤醒味蕾的信仰之选。五元钱的花费,换来的是千年的江湖气概。
葱包烩的魅力全在于“压”字诀上。
饼皮:通常使用春卷皮或现场烙制而成的薄饼,虽然透明如蝉翼但却异常坚韧。

内馅:主要由柔软且富有弹性的油条和新鲜的小葱段组成。葱长需约一指长度,在烘烤过程中保持汁水丰富才能使整个食物香味四溢。
压烤:在铁锅上用力压制,伴随着“哐当”声,饼皮变得金黄酥脆、油条紧实可口,同时散发出浓郁的葱香和焦香。如果过于松软则被视为失败之作;若要达到理想的口感,则需掌握好技巧。
酱料:甜面酱如同蜂蜜般稠密,辣酱则是鲜咸适中且带劲十足。刷上一层酱料就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孙奶奶家秘制的酱料甚至吸引了来自武汉的小哥跨省前来品尝!

尽管小巷深处,炉火依旧旺盛:杭州葱包烩摊主风云榜(私人推荐,不保证排名):
- 中山南路391号的孙奶奶葱包烩
- 德胜新村的姜奶奶葱包桧
- 流水苑内的王老大蛋饼店
- 树园小区的王阿姨葱包烩儿
- 武林夜市的熨斗大姐
当然,最美味的是那些藏在记忆中的童年滋味。记得也是这样炎热的夏天里,外婆会带我到新华书店看书,当我感到饥饿时就会去买一份葱包烩来解馋。那时路边还有报刊亭,熟悉的爷爷总会大声招呼道:“又吃葱包烩啦~”
无论是95后的德国姑娘定居杭州直到100岁,还是其他旅居人士,在体验这座城市的文化与美食的同时,一定要尝试一下地道的葱包烩。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