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立春民俗:那些消失与留存的传统痕迹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7-17
请问这个字是什么?福州市区里消失的立春传统习俗。一个地方还有遗迹存在,而另一个则无迹可寻。
春节期间深入福州旅游时,恰逢立春节气的到来,我想了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立春时节会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活动呢?查阅资料后得知,在福州的传统风俗中不仅有炸春卷、吃春饼的习俗,古时候还有一种叫做鞭春牛迎春劝农的热闹仪式。
然而当我实地考察时发现,尽管“咬春”等食俗在当地仍被大多数人熟知和传承下来,但关于鞭春牛迎春的老传统已经鲜有人知了。根据地方志和其他资料记载,鞭春牛迎春的主要活动场地是在东门塔头琯尾的迎春亭以及忠懿闽王祠。
位于庆城路22号的忠懿闽王祠,并没有多少游客前来参观,也看不到任何立春民俗的迹象。在祠内东侧墙上镶嵌着一块花岗岩碑,上面刻有四个字,其中第一个似乎是个“宅”字,但我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字,请问您认得它是哪个字吗?
走近一看碑文说明才知道这四字为“乞土胜地”,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宋代。原来,在宋、明、清三个朝代里,这里是福州立春民俗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在立春前一天,福州官员会来到这里向闽王庙祈求土壤以制作春牛模型,并且会在第二天带领众人抬着这象征希望的“春牛”巡游全城各处,以此来鼓励农耕生产。可惜的是,这一传统习俗已在福州消失殆尽,现在只能从一些含糊不清的文字记录中得知其存在,以及在闽王祠里留存的一些古迹。
哎,这样一个富有劝农意义且热闹非凡的传统民俗活动消失了真是令人惋惜。作为善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名城,福州的游神活动已经成为闽都的文化名片和旅游亮点。那么是否可以重新发掘立春民俗,并将其打造为新的文化热点呢?(本文为原创内容,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