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孟浩然与天津蓟州、北京蓟门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7-18

孟浩然的诗歌中提及天津蓟州及北京蓟门的内容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近年来,在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炖鱼姐”的广告使天津市蓟州区的民宿旅游热度大增。

提到蓟州,这个名字似乎让人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查阅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集后发现,他有两首诗与蓟州、蓟门相关,并且都涉及到了当时的两位重要官员张说和张九龄。

孟浩然与天津蓟州、北京蓟门

其中一首是《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当时孟浩然在荆州担任从史,陪同时任荆州长史的宰相张九龄登上荆州古城楼,并以此为背景给蓟州的地方官员张使君以及驻守越南红河与苏历河流域边境的刘家将军写信。唐代时期,蓟州的行政中心位于渔阳,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市蓟州区。

“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 这里的蓟门又称蓟丘,在当时的幽州治所蓟县城外,即现在的北京市德胜门外。“蓟门”这个名字代表了北方边疆的重要地理位置。

“出守声弥远,投荒法未宽。” 诗中表达了对张、刘二人从京城调任地方官员后名声更加显赫的赞许之情,同时也赞扬了被贬至偏远地区仍能保持严谨作风的张九龄。这两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他们政治生涯的高度评价,还反映了唐代的政治氛围。

“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 诗中描绘了一个场景:孟浩然在登楼远眺时感慨万千,然而却无法与远方的朋友一同庆祝欢乐。

“白壁无瑕玷,青松有岁寒。” 这两句是诗人对张、刘二人品德的赞扬,用洁白无瑕的美玉和坚韧不拔的青松来形容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 此处将朝廷官署比喻为长江中的险峻滩涂,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 诗人通过登楼观景后乘船离去的情节,表达了对世事艰难和人生旅途坎坷的感慨。

另一首是《同张将蓟门观灯》。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719年之后孟浩然在荆州幕府期间,当时张说被任命为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孟浩然很可能随行北上,并陪同张说参观了蓟门的元宵节灯火。

孟浩然与天津蓟州、北京蓟门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旧年。” 诗句描述的是在新的一年里,异地风俗与家乡文化的不同之处。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在观看蓟门元夜的辉煌灯火时,诗人想象这里如同传说中的烛龙所照亮的一片光明。

孟浩然与天津蓟州、北京蓟门

以上两首诗不仅展现了孟浩然对唐朝政治人物的尊敬和赞美,也反映了当时蓟州、蓟门地区浓厚的文化氛围。虽然如今世事变迁,但这些地名依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