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东莞纸扎传承人张树祺:“佛爷”与过洋乐的渊源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5-13

在家族中,从先辈、前辈到我师傅,都致力于纸扎艺术,并且兼顾着丧葬服务,尤其我的前辈在莞城享有极高的声誉,老一辈的莞城市民几乎无人不知,人称他为"佛叔"或"佛爷",他的真名是张金培,但大家更习惯叫他张佛这个名字。

大约两三年前,我师傅张树祺曾跟我分享过《过洋乐》的故事。据说,《过洋乐》源自日本,我的前辈张金培就能吹奏它。在他尚在人世时,东莞的历史研究部门特地找他录下这独特音乐的演奏。

东莞纸扎传承人张树祺:“佛爷”与过洋乐的渊源

现在送葬队伍所吹的是否仍是原汁原味的《过洋乐》,则无从考证了。有些文化传统相当小众,只有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可能才了解一二。

我疑惑那些鼓手们手中的乐器是不是唢呐一类?他们身着红色服装,我记得小时候他们头上戴的是日本传统的圆形竹编小帽,但不知何时换成了本土的道士帽。年幼时看到送葬队伍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即使长大了,也会尽量避开,避免直面这种代表悲伤、厄运和不祥的场景。那次偶然在石排镇塘尾古村落的游历,让我了解到《过洋乐》的起源。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李用,字叔大,皇帝赐号竹隐,是石排塘尾村李姓家族的第三世祖先。德祐二年时,他流寓日本,并以教授《尚书》和《诗经》为生,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日本人,当地人尊称他为"夫子"。当竹隐公离世后,国王特意派出宫廷乐队,一路吹奏哀乐护送他的灵柩回中国。从此,这种音乐在东莞流传下来,成为了当地民间的传统习俗。李用也是《东莞县志》中记载的首位旅居日本的莞籍华侨。

李氏家族的始祖朝议公因古代的一场战乱,从南雄珠玑巷辗转迁徙至现在的长安涌头,三世祖先竹隐公移居南城白马,而六世祖先栎菴公则再将家业转移到石排的塘尾村,并在这里设立私塾,传播学问,繁衍后代。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