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非遗美食焕新春,传承创新年味浓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7-18

新春佳节,传统美食再次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从兰州牛肉面的香浓到徽州臭鳜鱼的鲜美,再到温州灯盏糕和德州扒鸡的独特风味,这些深植于地域文化中的非遗美食不仅满足着人们的味蕾,更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文化的传承。

在甘肃兰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牛肉面以其独特的“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标准,吸引了无数人慕名而来。老字号“金鼎”牛肉面馆每天接待超2000人次,第四代传承人马文斌凭借50年的精湛技艺,将一碗面条拉出380米之长,充分展现了非遗美食的匠心与传承精神。

非遗美食焕新春,传承创新年味浓

在安徽绩溪,臭鳜鱼以其独特的发酵工艺成为餐桌上的明星。徽顺酒店负责人张光顺介绍,臭鳜鱼的腌制需要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这正是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特点所在。春节期间,酒店每天售出近百条臭鳜鱼,成为游客品味徽州风味的首选。

浙江温州的传统小吃灯盏糕和长人馄饨也迎来了销售高峰。扁头灯盏糕店老板张自力表示,春节期间客流是平时的三倍,许多游客一到机场就直奔店铺,只为重温儿时的味道。

非遗美食焕新春,传承创新年味浓

江苏、山东等地则通过非遗市集和美食节,将传统美食与现代消费场景巧妙结合。徐州丰县的非遗市集展示了糖字、吹糖人等传统技艺,德州扒鸡则推出了冰鲜、椒麻等新口味,既保留了经典风味,又融入了创新元素。

非遗美食焕新春,传承创新年味浓

传统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随着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美食在非遗文化的加持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人们感受年味、体验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这个新春佳节,让我们一同品味传统美食中的乡愁,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共同见证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美食#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