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常识

夏日养生三要点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7-22

在夏季养生中,阳气最为旺盛,天气炎热且生命力活跃。这个时期是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候,阳气外泄而阴气内伏,人体的气血运行也相应地变得更加旺盛,主要集中在身体表面。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要用“凉”来克制,“燥”则需要用“清”来化解。因此,在夏季养生中,清热解燥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人们很容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此时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保持精神上的安宁与和谐,做到心平气和,切忌因情绪波动而暴怒,以免引发内心火气旺盛的问题。此外,在夏季要特别注意养心,因为心脏病在夏季高发,中医理论认为“心脏的阳气与夏天的气息相呼应”,所以在这个季节里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工作。精神调摄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之一,保持愉悦而稳定的情绪对于防止身体不适十分重要,避免过度激动或悲伤,以免加重内心的热感和压力,导致火上加油。心静自然凉爽,这是达到养生效果的重要途径。

夏日养生三要点

在夏天染病的情况中,很多疾病会在当季立即发作,如“六月债,还得快”所描述的那样。但是有一种情况是疾病可能潜伏至秋季才显现出来,到了冬季则会变得更加严重——这就是所谓的“心病”。中医经典《内经》提到,“夏季气候炎热,养生应注重生长之道,违背此道会导致心脏受损,到秋天可能会引发疟疾,冬天病情加重。”这里所说的“心病”并非现代医学中的心血管疾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病症(古代文献中提及的‘心’实际上指的是‘精神状态’)。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在夏季火气旺盛,土气相辅,木气休养,水气被困,金气衰弱。心脏火旺时,“火克金”,容易导致肺部虚弱;尽管肾水能够克制心火,但在夏天心火过旺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心火反侮肾水的现象,使肾脏受损。因此,在夏季除了要防止肺虚和肾亏之外,还要重视对心脏的保养,这是很多人常常忽视的一点。此外,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也很重要,晚上不宜太晚睡觉,并且在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进行锻炼。

养生原则

一是健脾祛湿。夏季湿气重,加上脾胃功能下降,人们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表现为舌苔白腻等特征,因此应多食用具有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功效的食物或药物,例如藿香和佩兰。

二是清热解暑。夏季气温高,心火旺盛,常用一些能够清热解毒和降温的草药来驱散暑气,如酸角、薄荷、金银花、连翘等。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在五行规律下,夏天心脏阳气强盛而肺金与肾水虚弱,应注意补充肺部和肾脏的阴液,可选用枸杞子、生地黄、百合以及桑葚等药材,以防出汗过多耗损体内的津液。

夏日养生三要点

四是冬病夏治。利用夏季人体内外阳气充足的特点,通过内服中药结合针灸等方式治疗冬季常见的疾病,如夏天用鲜芝麻花揉搓易冻伤部位可以预防冬天的冻疮;贴敷药膏于穴位上能缓解冬季哮喘和鼻炎。

五是以清为要点。夏季气温高、出汗多且食欲不佳,如果“清淡”指的是更注重饮食卫生并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多吃水果及饮水,则是有益健康的建议。人体需要适应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夏天的特征是“热”,所以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防暑知识

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并且连续五天或更长时间持续高温时被称为“夏季高温”。在这样的天气下,人们的消化系统会受到过度的热量刺激而功能减弱,容易出现头重、疲倦、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中暑,对健康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在炎热天气中的户外活动或工作中受到损害,特别是在午后最热的时候和老人、儿童以及身体虚弱的人群更应注意防晒。进行室外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穿着浅色衣物,戴上遮阳帽或者使用伞具;多饮水尤其是盐开水,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等。企业应对工人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避开高温时段,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例如喝绿豆汤或用莲子、薄荷叶与粳米和冰糖煮粥来有效地防止中暑。

如果发生中暑现象,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并解开衣扣,使用冷毛巾敷在头部和颈部帮助降温,随后立即送医治疗。

必备防暑药物

炎热的夏天里,人们常会感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为了安全度过夏季,家中应备有一些防暑药品以备急需,这些药品包括:

仁丹:可清热祛湿,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昏脑涨、胸闷腹痛等症状。

十滴水:能解暑散寒,适合治疗因高温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藿香正气液: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夏季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等症。

夏日养生三要点

清凉油:能够清暑解毒,可以缓解由贪凉引起的腹泻等症状。

夏日养生三要点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并镇静止吐。

夏日养生三要点

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具有芳香开窍、化浊驱邪的功效。

金银花:有清热去毒的作用。适合开水冲泡饮用。

菊花:能够消暑平肝且有利尿功能。高血压患者适宜饮用。

荷叶: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心烦胸闷等症状,对高血压病人也很有益处。

降温饮品

  1. 山楂汤:将100克山楂片与50克酸梅加入3.5千克水中煮烂,放入白菊花后再烧开后捞出,然后加适量白糖,待凉后饮用。
  2. 冰镇西瓜露:去皮切丁的西瓜连同汁水一同放置在冰箱中冷藏,再用适量冰糖和开水煮开,撇去浮沫冷却备用。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即可。
  3. 绿豆酸梅汤:取150克绿豆与100克酸梅加水煮烂后加入适量白糖,待凉饮用。
  4. 金银花(或菊花)茶:30克金银花(或菊花),用开水冲泡,放冷后即可饮用。
  5. 西瓜翠衣汤:将西瓜洗净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加入适量白糖,待凉饮用。
  6. 椰汁银耳羹:先将30克银耳用水发透去掉硬皮,与125克椰汁、冰糖及适量清水一同煮沸即成。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