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常识

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与康复知识详解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2-11

今天我们将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基本知识。这项内容对患者的语言表达及自主进食能力恢复具有重要帮助。

一、定义: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损伤,导致一个或多个阶段的吞咽过程受损,从而引发的一系列进食困难症状。整个吞咽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口腔准备期(食物在口腔内的前期处理)、口期内物质形成与运送(将食团从口腔送入口腔后部)、咽喉期(食物通过咽喉进入食道)以及食管期(食物沿食管下行至胃)。这些复杂的生理机制可能因脑卒中等疾病受损,导致患者进食困难。

二、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1) 口腔准备期:患者在口腔前部无法把控食物,难以形成食团或控制其位置,甚至会导致食物进入颊腔(即食物从口角流出)的情况发生。

(2) 口腔运送期:此阶段中舌运动障碍明显,可能出现搜寻动作、食物在口腔内来回摆动、食物残渣留于舌面以及硬腭上的残留物等现象。患者往往能够摄入食物但难以顺利咽下。

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与康复知识详解

(3) 咽部:咽期起始迟缓,容易出现液体渗透或误吸;软腭力量减弱时,可能发生鼻腔逆流;喉上抬不充分,则会导致气道上方的食物滞留等问题。

三、吞咽困难的评价:

(1) 筛查:通过饮水试验(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初步判断。该方法旨在早发现、早治疗和早干预,适用于所有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在其入院24小时内完成筛查,并且应在经口进食前实施。

(2) 临床评价:包括结构检查、功能评定及吞咽临床评估等项目。

(3) 仪器检测:如VFSS(视频荧光透视)和FESS(改良吞钡造影实验),用于更精确地观察患者的具体问题所在。

四、治疗策略:

首要任务是预防吸入性肺炎,同时避免液体丢失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的48小时内启动康复训练计划,以重建正常的吞咽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独立进食能力。

治疗方法包括代偿性和治疗性两大类。前者涉及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食物形状以及改变进餐姿势等措施;后者则侧重于改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例如冰刺激疗法可以增强咽喉部位的反应性。

针对吞咽障碍的具体康复训练方法:

  • 口面、下颌及舌部运动锻炼
  • 呼吸与发音练习
  • Mendelsohn技术
  • "Shaker"疗法
  • Masako训练法
  • 经皮电刺激治疗
  • 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

此外,合理的饮食建议也非常重要。例如,应避免生冷食物,并将食物切成小块以方便吞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康复训练。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早日恢复健康!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