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下班后与好友相聚,刘涌下高速即致电相约大屯老店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7-31

下午三点,刘涌从同江返回佳木斯,在高速下口后立即拨通电话:"大屯老地方,两份硬菜备上!"这家隐藏在郊区的炖鱼馆深受东北人喜爱——讲究热菜速上桌,每晚十分钟内必须把菜肴端到顾客面前,尊重他们的急性子。

推开老旧棉布门帘,后厨浓郁的酱香像磁铁一般吸引着食客深入。十年前的老铁盘在桌上哐当一声落地,得莫利炖鱼色泽深沉如泼了半瓶老抽,粉条充分吸收汤汁,呈现出琥珀色的小弹簧状。最令人惊艳的是那盘发芽葱炒蛋,金黄色的蛋液颠成云朵状,在锅中迅速成熟,只待拍照分享,筷子已不听使唤,直接戳破了焦脆边缘。

下班后与好友相聚,刘涌下高速即致电相约大屯老店

“以前上厕所还得面向大江解决生理需求,现在终于不用在寒风中唱《黄河大合唱》了。”我感叹着新装修的卫生间。收银台前梳着韩式波浪卷的女孩,十有八九是老板家的女儿——去年还在用毛边账本记录生意的她,如今手捧OPPO折叠屏算账的样子,仿佛现实生活中的“乡村爱情故事”中的王小蒙。

下班后与好友相聚,刘涌下高速即致电相约大屯老店

结账时,扫码器响起,“滴”的一声,显示230元。想起这顿饭包含五碗压得瓷实的东北大米饭、三杯烧喉咙的小酒和四瓶冒着冷气的哈啤,这价格仿佛成为了东北经济发展的另类见证。走出店门,夕阳将松花江面染成铁锅炖鱼般的酱色,那一刻感觉这顿饭吃出了时代的味道——钱包虽有些疼但嘴巴过瘾,值了!

时代背景下的东北物价观察# #铁锅炖的仪式感# #松花江畔美食地图# #城乡结合部的蜕变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