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紫砂壶鉴赏之道:泥、形、工、饰的四重境界与曼生十八式的艺术魅力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7-17

拥有一件紫砂壶,人们通常从“土、形、技、饰”四个维度来品鉴其美感。其中,“曼生十八式”堪称传世佳作的典范。

当一器皿集合了独特的材质之美、别致的结构造型、精湛的工艺技巧以及高雅脱俗的装饰艺术,它无疑将成为值得珍视与收藏的宝贵物品。

紫砂壶鉴赏之道:泥、形、工、饰的四重境界与曼生十八式的艺术魅力

在紫砂壶上常见的装饰技艺是雕刻,将诗词、书法、绘画及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巧妙结合,在这小小的壶体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曼生十八式,由“西冷八大家”之一的陈曼生设计,并由紫砂工匠杨彭年及其妹杨凤年精心制作出的十八款独特紫砂壶款式。陈先生与杨氏兄妹携手将雕刻技艺与紫砂壶完美融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壶随字贵,字依壶传”。

在曼生十八式中,无论是诗句还是文章,常被镌刻于壶的腹部或肩部,甚至有时遍布肩腹,因占据较大空间而成为其显著特点。这系列作品包括石瓢、井栏、笠荫、石钅䥛、扁石、汉瓦、柱础、葫芦、瓜语、合欢、周盘、汲直、匏瓜、乳瓯、半瓜、石瓢提梁、合盘和瓢提等款式,每款壶形皆不落俗套,而诗、书、画及印章则充满了文人雅趣,深受紫砂爱好者们的青睐。

紫砂壶鉴赏之道:泥、形、工、饰的四重境界与曼生十八式的艺术魅力

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吴门砂艺”的建平老师以其温和儒雅著称,他不仅以制壶养家,勤勉工作,且雕刻技艺日渐精进。在南师大的学习期间,他对曼生十八式的雕刻创意进行了深入研究。通常,制壶者未必擅长雕刻,而雕刻师傅或许也不制作壶具。然而,建平老师却能独立完成从制壶到雕刻的全过程,成功再现了曼生十八式,他在当地因此声名远扬。今年初夏时分,顺子妈携小女探访宜兴丁蜀镇,特地前往建平老师的工坊参观学习制壶与雕刻技艺。在品茗交谈之余,他们欣赏了一系列紫砂壶,并幸运地集齐了曼生十八式。

紫砂壶鉴赏之道:泥、形、工、饰的四重境界与曼生十八式的艺术魅力

壶艺精湛,人亦和善;若能同时拥有这两者,便是在宜兴丁蜀镇所独有的温馨感受。建平老师的成就实属名至实归!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