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事实说话,您如何看?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7-17
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谈论的是温铁军关于农民进城问题的说法,我觉得他完全是错了。
我想以我大姐一家来说事吧,因为我们姐弟七人就是大姐一家是农村人,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他们不是因为逼着买房子而进城的,而是因为进了城然后在城里安家的。
大姐有四个孩子,她现在都有重孙子了,让温教授失望的是晚辈们全部在城里,而且还不是因为逼着买房而进城的,是因为进了城然后在城里安家的。
首先说他家的大姑娘, 我的大外甥女比我小3岁,他们两口子都农村户口,一直在农村,村里也有房子,是80年代初建的,蛮漂亮的,但家里房子好也没有用,他们的独生子“小刚子”学了个医生,是做手指创伤的,虽然不如骨科医生热门,但社会上也非常需要,在市区一家三甲医院上班,娶的老婆是医院一个病区的护士长,生了一儿一女,大女儿都上中学了,他们一家进城应该是正常的吧。
大姐的老二是个儿子,比我小8岁,上世纪80年代初供销社扩编,他考了个收花站的结算员,到90年代供销社不行了,就到城里当个保安,这个倒不是什么大事情,但他的独生子“小雅”上了个泰州牧校,毕业后到东边上海海丰农场的猪场养猪,后来又调到光明集团的猪场工作,七八年前跳槽出来和人家在市区西南的镇上一起办了个猪场。现在人在猪场工作,家安在城里,生了一个女儿在城里都上小学了,按照温教授的意见,他们应该回老家吗?
大姐的三闺女,比我小12岁,正好赶上当年的“顶替”政策,我们的老父亲把定量户口让给了她,她“顶替”后招工到市里的纱厂,谈的对象自然也是城里人,生个独生女也是城里人,他们肯定不是因为在城里买房子到城里的。

大姐家最小的是个男孩,80年代末高中毕业后学了个驾驶员,在几个单位开过车,后来进了市里的公交公司,也应该50多岁了,也在市区安家了。大概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买了个城镇户口,现在想回农村弄房子都弄不了,这个肯定不能怪房地产吧!
我不知道我们大姐一家农村人现在都进城了,是不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是不是应该还像当年的农民全部捆绑在土地上?
还有说忘了的,大姐家现在还有两个农村户口,她和她的大孙子,大姐夫10多年前去世了。他们在农村到最后还有三亩多地,现在也流转给别人,尽管没人在家,但每年还有一些土地转包的收益。

不知道这个应该怎么解释,反正我觉得温铁军就是望文生义,是为了否定什么而弄出一套理论来唬人,说得并不准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现在都21世纪了,不能用几十年前的眼光来看现在吧。
不知道有没有人要举报我?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