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东北人忆往昔:从玉米大饼子到丰富餐桌变迁史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7-21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老家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村。现在就来聊聊我们东北人的饮食习惯,从过去的艰苦岁月到现在的丰富餐桌。

60多年前,当我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时,在小学读书的日子里,家里主要吃的主食是发面的玉米大饼子,这是用白色玉米粉做成的大饼子。

东北人忆往昔:从玉米大饼子到丰富餐桌变迁史东北人忆往昔:从玉米大饼子到丰富餐桌变迁史

当时,家里铺着东北特有的大炕。一走进堂屋就能看到紧挨着大炕的那个灶台,上面放着一口黑色的大铁锅。那时候做饭烧的是自家收获的玉米杆。

饭和菜通常是一起做出来的,先在锅底炖上土豆、豆角或者酸白菜汤。这些食材都是从自家园子里种出来的。

然后,在蔬菜上方再贴一圈大饼子上去。等到揭开锅盖时,满屋都飘着饭菜的香味。我们把大饼子抢下来放在透气竹筐里,炖好的菜则盛在盘子里端上桌来。

家人和兄弟姐妹们围坐在炕桌上享用这顿饭,那时的餐桌上没有那么多讲究,有的只是纯粹的食物味道和家庭温馨。

小时候,村里的邻居并不多,出了村子就是广阔的田野。我和姑家的孩子常常一起去野外挖野菜:桥洞下的芹菜、坟地里生长的小根蒜头、婆婆丁、苋菜、曲麻菜等应有尽有。

东北人忆往昔:从玉米大饼子到丰富餐桌变迁史

妈妈经常用这些野菜给我们做包子,玉米面或高粱米面都可以作为面粉材料。馅料主要有芹菜和小根菜,内含很少量的自家猪油,都是通过熬制猪肉下水获得的。

每年春节时,家里的黑猪都会被宰杀,排骨和其他好的部位提前预定给邻居了,而头、蹄以及下水则留给家里享用。这些食材不仅用于过年吃食,还能将熬出来的猪油储存起来作为一年烹饪所需的食用油。

东北人忆往昔:从玉米大饼子到丰富餐桌变迁史

夏天来临时,妈妈会给我们做高粱米粥和大楂子粥。在后院的大缸里每年都会酿一大缸农家酱。到了夏天,这缸里的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中午放学之后,我会到园子里拔一棵白菜心洗净手撕好放在小盆中,再切一些葱花放进去,然后舀一勺自家做的农家酱拌匀就可以吃了。这道菜十分美味可口。

东北人忆往昔:从玉米大饼子到丰富餐桌变迁史东北人忆往昔:从玉米大饼子到丰富餐桌变迁史

几十年后的今天,东北人的餐桌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餐桌上有各种鲜美的菜肴、炖鸡炖肉炖大鹅等等,想吃什么都有了。但是,这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人们体重增加,甚至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我们应当恢复过去那种以粗粮为主、多吃野菜和控制油量的饮食方式,让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大家觉得这样做好吗?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