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春节途经鸡街收费站:对红河人而言,这里充满回忆与乡愁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7-19

春节期间途经鸡街收费站时,不禁想起这个对红河人来说非常熟悉的地方。在如今满地皆有"鸡鸣"的情况下,“鸡”字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了,为了使名称更加现代化和贴近现实,建议将“鸡街”的名字改为“又鸟街”,同样可以将“鸡街站”更名为“又鸟站”。这样的更改不仅新颖独特,也能减少误解。

鸡街镇位于个旧市的一个辖区内。过去,鸡街火车站名气很大;附近还有一个著名的铅厂,当时也颇负盛名。那时工人阶级的地位很高,翻过铅厂坡之后是什么地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知道再往下走就是“江水地砖瓦厂”。当年周边的工厂数量众多,在自卫反击战时期这些地方还驻扎有军队。

春节途经鸡街收费站:对红河人而言,这里充满回忆与乡愁

在那个汽车稀少的时代,人们出行往往选择坐火车。要去个旧的话就必须先到鸡街转车,从窄轨换乘宽轨(寸轨)。当时小火车的数量很多,在鸡街车站更是常见,鸣笛声尖锐刺耳。

春节途经鸡街收费站:对红河人而言,这里充满回忆与乡愁

那时候开火车的司机体格健壮,一年四季几乎都是光着膀子工作,浑身上下沾满了灰尘。那个时候乘坐火车最怕坐在前面车厢里了,因为那些灰会让人眼睛发痒甚至模糊视线。

鸡街是碧石铁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离火车站不远处有“红河电缆厂”,还有一个小规模的卷烟作坊,里面只有十来个人上班。周围还有两三个砖瓦厂,当时的这些工厂数量非常多,大多数情况下一周烧一次砖。

记得班里有个同学是从鸡街转来的,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鸡腊"。“腊”是红河方言中“笼”的意思。现在这种称呼已经很少听到了,乡音难觅。

全国各地以十二生肖作为地名的情况相当普遍,似乎马街、狗街和牛街的数量更多一些;而称为“鸡”的地方则相对较少见。

个旧的“鸡街”,过去每逢辰日与酉日赶集(即市集),尤其是酉日最为繁华。久而久之,“鸡街”便成为酉日集市的代名词,因此得名“鸡街”。每当这一天来临,商贩和顾客络绎不绝。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