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英德:品味穿越时空的舌尖盛宴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7-19

英德:一段跨越味觉体验的佳肴探索

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蜿蜒穿流而过,滋养出一颗熠熠生辉的城市——英德。它如璀璨宝石镶嵌在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交汇处,不仅享有“岭南小桂林”的美誉,还蕴藏着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宝库,等待着每一位食客去发现。

踏入英德,擂茶粥的独特香气便会扑面而来。在石灰铺、西牛、大洞等地域,擂茶粥是当地人的日常不可或缺之美味。将新鲜茶叶、生姜置于陶制擂钵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山苍子木棒强力擂打成糊状,再添上少许花生油。随后,滚烫的白粥如瀑布般倾入,瞬间茶香、姜香与粥香融为一体。如果在擂制时加入炒花生和炒芝麻,那甘辣之中更增添一层浓香,每一口都能驱散夏日的炎热,带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快感,让人精神焕发,仿佛开启了一场美食的奇妙旅程。

继续探索,黄糍这一特色小吃绝对不容错过。也被称为灰水糍,是客家人传统的美味佳肴。用山上黄糍树、稔子树等树枝烧成灰,经过木桶等原始工具过滤出灰水,再与糯米粉充分混合。揉好的面团被捏成包子形状,内部填充当地新鲜的竹笋、嫩滑的豆腐、鲜美的冬菇和肥美的猪肉等馅料。无论是放入蒸锅蒸熟还是投入开水中煮熟,那金黄的色泽就像秋天里丰收的颜色。煮好的黄糍还需用生油涂抹表面,防止冷却后粘连。每一口都是软糯口感与味道层次丰富的交织,清涩回甘在口中蔓延开来,让人百吃不厌。

来到英德乡村,大湾菜包以其浓郁的乡村风味迎接八方来客。以生糯米拌上冬菇碎、腊肉粒、虾米、鲜肉粒等食材入锅蒸熟放凉,然后用猪婆菜将其包裹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再次隔水蒸熟。食用时,蘸着酱油,那糯香嫩滑的口感,仿佛置身于宁静的乡村田园之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和乡村生活的朴实无华。大湾菜包既可登上餐桌成为佳肴,亦能随时品尝作为小吃,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成为英德美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英德:品味穿越时空的舌尖盛宴

黄花肉扎,这道由黄花新民村传承的传统美食,将美食的搭配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用一根豆角精心捆绑多种食材,荤素配比多达十几种。猪脸肉、猪耳朵、猪肝、猪肚等肉类与黄豆角、酸笋、咸菜、红葱头、韭菜等素菜交相辉映。经过煮熟后再按统一规则捆绑摆放,食用时搭配醋,那脆、嫩、爽、香和富有韧性的口感,在舌尖上绽放,让人回味无穷,吸引了众多食客的青睐。

英德:品味穿越时空的舌尖盛宴

英德的美食之旅远未结束。青塘切粉,其特点是炒制不糊汤,干煮不易断,滑爽筋道,是选用优质大米,经过碾米、淘洗、浸泡、磨浆等复杂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粉条洁白均匀,柔韧富有弹性,无论是炒食还是烫汤,都是佳肴和送礼的上选。卜卜糍,则是由清水泡软的黄豆和大米磨制糍浆后加入适量食盐,再以花生油炸制而成。一面金黄一面洁白,外脆里嫩,是黄豆、大米与花生油的完美融合,香飘四溢,但需注意适量食用,毕竟它是油炸食品。灯盏糍,则因其制作工具形似古代灯盏而得名,色泽金黄,酥香四溢,入口即化,口感脆嫩,十分诱人。

除了上述小吃,英德的特色菜肴同样充满魅力。东乡蒸肉,将猪腩肉或猪蹄先油炸,再加入白糖、烧酒、盐等调料,放入蒸笼蒸煮至熟透,最后拌上炒芝麻食用。口感香滑却不显油腻,是东乡一带客家风味的代表作。东乡鱼丸,又称鱼包肉,用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蓉,加入甘薯粉搅拌均匀后包裹以猪瘦肉或虾等馅料制成,富有沿海特色风味。还有连江海八鲜,在夏季日照充沛且水草丰美的北江与连江交汇处的古村,河内鱼类丰富多样,桂花鱼、马面骨、和顺鱼、钳鱼、边鱼等海鲜种类繁多,味道鲜美,让人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

英德的美食是自然与文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传承。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英德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每一口都能让人沉醉其中。来到英德吧,开启一段跨越味觉体验的佳肴探索之旅,让你的舌尖沉浸在这无限美味之中。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