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生史里的苏东坡:舌尖上的千古风流人物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7-18
《鲜生史》纪录片展示了北宋诗人苏东坡的美食旅程和食谱。
尽管仕途不顺,一生辗转多地,苏东坡总能找到满足口腹之欲的方式。他不仅是东坡肉、东坡肘子等菜肴的发明者,还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食物的热情。


在他的1212篇作品中,与饮食相关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包括五十多首诗和六十多种以“东坡”命名的美食。苏轼不仅善于烹饪,还能撰写营销文案。
被贬至惠州时,他深入当地品尝枇杷、杨梅等水果,并写下赞美诗句;在黄州生活困难时期发明了闻名遐迩的“东坡肉”,巧妙地将猪肉变为美味佳肴。

即使后来身处海南荒凉之地,苏轼依然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他还风趣地写信给儿子说:“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里的食物有多好,否则他们都想来分一杯羹。”这里的“美”指的就是生蚝的美味。

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地方,苏东坡都能在逆境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他坚信,“火候足时他自美”,表示只要时机成熟,一切自然会变得美好。

21岁离开四川后,65岁返回北方的这段旅程中,苏轼遍访各地城镇,即使饮食条件不断下降,也能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从最初的肘子鲜鱼到后来的荔枝、生蚝,再到最后只能喝粥,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在困难面前,唯有美食和乐观能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苏东坡的生活哲学教会了我们如何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快乐。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