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泉州童年时光的欢声笑语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4-23

泉州儿童的快乐时光

在闽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泉州人的童年被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所深深烙印。那些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节日的欢声笑语,都构成了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1. 自然野趣:童年的无忧无虑

退潮时,孩子们会在海滩上追逐海浪,挖蛤蜊,捉螃蟹;在稻田边嬉戏,捕捉蟋蟀和知了。那些泥泞的滩涂和清新的田野,成为了他们最自由的乐园。

泉州童年时光的欢声笑语

自制玩具、创意游戏是童年的一大乐趣。铁钩滚铁环、翻花绳编五角星、沙包弹珠等“土玩具”,甚至搭建简易台球桌,体验着与大人一样的游戏。

烤地瓜和“炸鸡蛋”的趣事更是难忘。和小伙伴们在水田边烤地瓜,尝试烤鸡蛋却意外炸开,这些“蠢事”成为了多年后的笑谈。

2. 传统节日:家庭温暖的象征

元宵节时,孩子们会牵着自制的纸马、纸象或小贩的公鸡灯,从西街走到钟楼,享受着鞭炮声和欢笑声交织的节日氛围。

除夕夜,家门口燃起火堆,男丁们依次跳过,祈求来年红火。初一不扫地、不打骂孩子等禁忌,让新年充满仪式感。

冬至时,全家围坐搓汤圆,阿嬷捏出小动物形状;祭祖后偷吃供桌上的鸡卷、炸枣,被长辈笑骂“馋鬼”。

3. 市井生活:古早味的回忆

小人书和租书摊是孩子们的“精神粮仓”。黑白连环画《郑成功收复台湾》《陈三五娘》风靡一时,只需一毛钱就能租到一本。

校门口的零食摊是孩子们的最爱。老冰棍、麦芽糖画、炸菜粿等美味,或是攒钱买鞭炮,拆成小炮杆逐个点燃,都是刺激的童年记忆。

4. 童谣与戏曲:文化的熏陶

闽南语童谣“天黑黑,欲落雨”“月娘月光光”等伴随着夏夜乘凉,口耳相传中传递着方言的韵律与生活智慧。

露天社戏和电影狂欢是孩子们的另一大乐趣。草席占座看高甲戏、提线木偶戏,或跑几里地追露天电影,《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的枪炮声点亮了乡村夜晚。

5. 老街巷弄:集体记忆的载体

聚宝街的烟火气、振兴小学旁的杨桃汁摊,以及水田变新城前的烤地瓜聚会,老街的一砖一瓦都是童年的“乐园”。

骑楼下的“话仙”时光,听老人讲《陈三五娘》传说,看阿伯泡茶“讲天捉皇帝”,市井闲聊中感受闽南的人情味。

泉州童年时光的欢声笑语

这些幸福瞬间不仅是个体回忆,更折射出泉州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从自然野趣到市井烟火,从方言童谣到节庆仪式,闽南孩子的童年既是质朴的乡土生活缩影,也是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鲜活载体。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