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传统家庭农场探访:与众不同的养猪方式探索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4-03
【走进芬兰传统家庭农场,探索与众不同的养猪方式】
在寒冷而清新的芬兰冬日里,我们驾车前往位于塞伊奈约基城郊的一家农场。这里聚集着众多本地养殖农户,在蓝白相间的森林中,芬兰食品信息协会和一家知名的肉制品公司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合作的养猪场。进入猪舍前必须脱鞋,并且在整洁温暖的观察区通过右侧全封闭的窗户可以看到整个猪舍的情况:一群粉白色的幼猪正在欢快地玩耍、进食,它们已经五个月大了,预计再过两周左右体重达到120公斤便可以出栏。

农场主Pentti热情地为我们准备了一份美味的胡萝卜蛋糕和一杯芬芳的芬兰咖啡,并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家族故事。他的父辈曾以养奶牛为生,而他自己的梦想则是经营养猪场,自2002年起,他与妻子、儿子一起运营这家农场,现在这里大约有1500头猪。Pentti介绍说,在饲养过程中,芬兰的猪不进行断尾手术,因为它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且农场还会提供球类玩具和旧报纸等物品作为娱乐设施,小猪们不会因烦躁情绪而咬伤彼此的尾巴。他们每天给猪喂食五次,采用无激素、无抗生素以及非转基因饲料的方式进行饲养。
芬兰猪肉主要来自传统的家庭农场,北欧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食物增添了天然风味,在此基础上,以创新闻名的芬兰人利用最新的技术与养殖方式来提升猪肉的质量。据当地肉制品公司的代表介绍,农户所喂食猪的饲料主要是基于肉企和农民自产的谷物、液体大麦蛋白以及自家工厂生产的膳食补充剂,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配适合的饲料。
在农场旁边有一片广阔的空地,Pentti告诉我们那是他的农田,用来种植用于制作饲料的大麦。而附近还有一家酿酒厂,其副产品和酒糟可以直接供给养猪场作为饲料原料。这些都是芬兰多年来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成果的一部分。
图1-3 展示了每头猪都有至少一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图4 显示了在饲养过程中,芬兰的猪不进行断尾手术的情况。
图5 农场主正在调配用于喂养猪的大麦、小麦和膳食补充剂。
图6 绿色耳标代表着这头猪从出生到出栏期间从未使用过抗生素;一旦在生长过程中因疾病需要注射抗生素,绿色耳标就会被移除。
图7 芬兰肉制品公司的代表正在介绍该国猪肉的独特之处。

图8 展示了农场外用于种植大麦的空地。
图9 介绍了位于农场附近的酿酒厂。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