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宇黄焖鸡再现食安危机,品牌信任面临严峻考验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3-25
知名连锁小吃杨铭宇黄焖鸡再度遭遇食品安全质疑,公众对其信任度急剧下滑。
最近,由于曝出的“回收剩菜再售”和“发黑牛肉冒充新鲜肉品”等严重违规操作,杨铭宇黄焖鸡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些后厨乱象引发了消费者对餐饮业食品安全状况的广泛担忧与强烈不满。此事件不仅揭示了连锁加盟模式下的监管短板,还导致品牌信誉大幅受损。
从“招牌美食”到“食安问题集中地”:频发的安全隐患侵蚀品牌根基
自2011年创立以来,杨铭宇黄焖鸡凭借其标准化运营和亲民价格迅速扩张至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总数超过6000家。曾被视为中式快餐的典范,然而近年来它频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2024年7月,成都消费者在订购外卖时发现疑似煮烂的老鼠;同年9月,在郑州绿地新都会的一次团体用餐中,51份餐食导致至少20人食物中毒,患者表现出高烧、呕吐和腹泻等症状。而最近曝光的“回收剩菜”及“染色发黑牛肉”的操作,则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品牌的负面看法。
面对质疑:是管理漏洞还是利益驱动?

在舆论压力下,杨铭宇黄焖鸡发布声明致歉,并宣布永久关闭三家涉事加盟店。同时启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自查、员工培训及突击检查等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危机。然而,这些举措并未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品牌方此前多次将问题归咎于“加盟店管理不善”,但总部在食材配送与员工健康证审核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却长期存在漏洞。例如,有报道指出涉事门店员工无需持有健康证明即可上岗工作,肉类储存条件混乱且使用色素掩盖变质牛肉。这种做法表明品牌在扩张过程中更关注利润而非产品质量。

行业反思: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杨铭宇黄焖鸡的案例并非孤例,在过去几年中,沙县小吃、兰州拉面等其他知名国民连锁餐饮也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陷入困境。这些问题反映了加盟模式下总部监管能力不足和标准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在此次事件中,消费者用行动表达了对品牌的不信任——涉事门店已被各大外卖平台撤架,并且品牌多年积累的良好口碑也在一次次危机中被消耗殆尽。
重建信任:从根源解决问题
食品安全是餐饮业的生存之本。杨铭宇黄焖鸡要想重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仅仅依靠关闭问题店铺和道歉声明是不够的。企业需要采取更加根本性的措施来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透明化供应链管理、严格筛选加盟商资格以及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等。同时,开放后厨直播可以让消费者直接看到食品制作过程,增加透明度以重建信任。

一碗黄焖鸡不仅承载着城市生活的烟火气和简单快乐,更应该成为一道让人安心享用的美食。杨铭宇黄焖鸡当前面临的挑战提醒所有餐饮企业:唯有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保持“国民美食”的美誉,并在未来赢得更多顾客的喜爱和支持。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