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烹饪中的蒸食技法:古至今的重要地位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5-09
#分享地球上的美食#以“蒸”为食的烹饪技法,在湖北烹饪中从古至今占有重要地位。楚地之所以在烹饪中能够普遍使用蒸食技术,追根溯源,则得益于远古时期的一种蒸器——甑的发明以及后世的发展与运用。
古人早已创造了专门用于蒸煮食物的炊具甗。据考古人员发现,商代就已经出现了铜甗。而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则在万城出土过西周铜甑;在望山,出土过战国铜甗。这种特殊的蒸器设计,使得甗能够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烹饪工具。

据了解,甗是在釜中盛上水,依腹外一周凸沿承于灶孔之上,以便下腹受火面积增大;甑内置待蒸食物,甑底与釜口相套合严密,中有算孔以通蒸汽上腾;盆倒扣于甑口之上作为器盖,烹饪完毕后亦可兼做盛食的器皿。各部分均有两个对称的铺首衔环,便于提携或悬挂。考古专家根据出土文物分析,用蒸锅隔水蒸煮的烹调技术,最迟可以溯至4000多年以前。
在楚地荆州,千百年来人们学会了用“蒸”的烹饪技术,制作的美味佳肴。如今,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几道有特色的荆楚蒸菜:
——千张扣肉,是荆州传统菜肴“三大碗”之一,源于唐朝《邹平公食宪章》“梳子肉”,已录入《中国菜谱》。其特点是色泽红亮、片薄如纸、入口柔润、味道香醇、肥而不腻。千张扣肉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深受荆州人喜爱。
——荷叶粉蒸肉,为荆楚夏令佳肴。用荷叶垫底蒸肉、使肉更加清香芬芳,有清暑解热作用。荷叶粉蒸肉不仅是荆州的传统菜肴,还能够清暑解热,非常适合炎热的夏天。

——扣蒸蹄膀,是荆州传统菜肴,其制作方法是在东坡肘子的制作方法基础上融入了本地“千张扣肉”的制作工艺,体现了荆州菜肴制作精细的特点。此菜风味独特,色泽酱红,肥而不腻,酥烂滑润,醇香味浓。扣蒸蹄膀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深受荆州人喜爱。
——粉蒸老菱角米。菱角又称为“水中落花生”其外皮厚而坚硬,肉色白,清脆微甜,为荷糖三宝之一。老菱角因生长周期较长,质地老韧,适合于烹调食用,以粉蒸见长,特点为柔软滋润、味浓而香。粉蒸老菱角米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深受荆州人喜爱。
——白玉糕。楚人以稻谷为主食,其糕点小吃制作多以大米为原料。传说荆州白玉糕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太后芈月有关,是楚怀王念及兄妹之情,派出御厨到秦国专门为宣太后芈月制作的家乡米糕。白玉糕晶莹剔透、香甜软糯,齿间留香。白玉糕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历史故事,深受荆州人喜爱。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