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必看:新生儿黄疸识别与应对指南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7-30
记者 马雅丽 青岛报道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大约影响到85%的婴儿。它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其中生理性黄疸占了绝大多数,比例接近90%,而病理性黄疸则只占约10%的比例。平度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姜瑞英将向家长们介绍一些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基本知识。


生理性黄疸是指一种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且无需特殊治疗的状况。对于足月出生的婴儿来说,这种类型的黄疸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2到3天内开始显现,并于4至5天达到最高峰,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周逐渐消退。

那么病理性黄疸又有哪些特征呢?姜瑞英医生解释说:“它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明显的黄疸;二是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达到了相应的蓝光治疗标准;三是持续时间较长,例如足月婴儿超过两周、早产儿超过四周仍未消退;四是之前已经消退的黄疸再次出现。此外,如果宝宝的结合胆红素浓度高于2mg/dl,则应引起注意。”她进一步指出,“家长之所以对新生儿黄疸感到担忧,主要是因为少数情况下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导致脑部损伤,并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成长。”


一般来说,黄疸首先会在婴儿的脸部、眼白部分出现,随后逐渐蔓延至颈部、躯干以及四肢的近端。当孩子手心也呈现黄色时,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特别是对于足月出生的孩子来说,如果超过两周仍未消退;而对于早产儿而言,超过四周仍然存在的话,那么很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并需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