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常识

东汉医圣张仲景与饺子:娇耳汤治冻疮的历史传奇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5-16

【历史冷知识】张仲景与饺子的故事:一场跨越千年的冬季盛宴。

提到东汉名医“医圣”张仲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撰写的《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张仲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生,还被认为是饺子的创始人之一,并用一种名为“娇耳汤”的特殊食物治愈了上万名士兵的冻疮。

东汉医圣张仲景与饺子:娇耳汤治冻疮的历史传奇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冬天,张仲景在担任长沙太守期间带领军队抵御刘备。当时正值百年不遇的严寒天气,《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荆州和楚地积雪达到三尺之深,士兵耳朵冻伤溃烂的情况达到了十分之七八。”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张仲景决定采取行动来帮助这些士兵恢复健康。他命令手下搭起临时灶台,将羊肉、辣椒以及一些祛寒的草药剁碎包入面皮内,捏成耳朵形状的小食品,并将其放入锅中煮熟,称之为“娇耳”。这种食物就是现代饺子的雏形。

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汉简《戍卒病簿》记载,士兵连续食用七天后,“冻疮痊愈者九成”,这表明张仲景创造的食物对治疗冻伤效果显著。在《金匮要略》残卷中,他提到“以辛温之形补形,娇耳者,外裹卫阳,内蕴驱寒”的理念,与现代医学中的改善末梢循环原理相吻合。

更为有趣的是,在河南南阳医圣祠中保存着一幅宋代摹刻的《元嘉药膳图》,其中一张插画描绘了张仲景在营帐里手持勺子分发饺子的情景。这幅插画与1978年湖北云梦睡虎地东汉墓出土的炭化面食残块形状完全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历史事实。

由此可见,张仲景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医学家,还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伟大人物。他的“饺子疗法”不仅治愈了许多士兵的冻疮,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种温暖人心的传统美食。

东汉医圣张仲景与饺子:娇耳汤治冻疮的历史传奇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