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年轻人还在为生存捉襟见肘,专家们少提反常识的建议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8|发布时间:2024-12-25
在青年人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之际,我们往往很少听到那些违背常理的建议。然而,最近我听到了一位专家的言论,这让我深感困惑。
这位专家提出:“根据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理论,耐用消费品和长期周期的消费品具有长期回报。如果你不生育孩子,那么你将失去这种长期回报的耐用消费品,而购买的其他物品则没有这种消费品的价值。”听到这样的观点,我真的很想问,这四个字难道真的这么难以理解吗?难道我们的社会已经堕落到了这种地步?在她眼中,孩子似乎只是一个具有长期回报的耐用消费品,而生育孩子纯粹是一种投资回报行为。
那么,亲情究竟是什么?是计算模式的一种吗?我真诚地向这位经济学家提问:如果你有子女,你当时生育子女的初衷是不是按照这个所谓的理论,将他们视为具备长期回报的耐用消费品呢?经过这么多年与孩子的相处,你在亲情和血脉的联系中,真的这么坚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的孩子会作何感想?”还是你从未真正体会过亲情的真谛?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是否生育的问题,而是一种极其堕落的思维方式。她渴望将一切纳入所谓的计算模式之中。而她未说出的话更是令人胆寒。她似乎在暗示,今天生育一个小孩能为你带来多少回报,一个孩子今天值多少钱?当我们谈论一个人的价值时,难道我们真的认为他的价值完全等同于他的经济价值吗?如果经济学家们都像这样擅长计算,那么不如去计算一下生育的成本。别再算投资回报率了,因为即使回报率高,投资也是有门槛的。
当青年人还在为生计奔波的时候,我想问一问这些专家们是否可以暂时放下那些故弄玄虚的学术名词,至少它们不应该违背常识。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