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常识

人民日报公布中小学生必背国学常识100题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2-12

最近,人民日报公布了一份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国学知识问答题库,包含100道精选题目。这份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精髓,还能提升他们的语文成绩。家长们不妨将这些题目收藏起来,帮助孩子学习。

12. “弱冠”特指男性多少岁?
A.十五岁
B.二十岁
C.十六岁
D.十八岁

13. “入木三分”的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
B.书法
C.绘画
D.刀工

14.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集,收录了多少首完整的诗歌?
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C.三百五十首
D.五百首

15.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哪位历史人物?
A.孙武
B.孙摈
C.孙权
D.孙良

16. “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基本技能,其中“做”具体指的是什么?
A.面部表情
B.舞蹈动作
C.器械表演
D.武打技艺

17. 李清照的词中,“绿肥红瘦”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A.晚春
B.仲夏
C.孟夏
D.深秋

18. 成语“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什么?
A.时不再来
B.失不再来
C.时不我待
D.失之不再

这些问题涵盖了文学、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些题目帮助孩子巩固知识。

1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绘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20. 在《百家姓》中没有出现的姓氏是哪一个?
A.乌
B.巫
C.肖
D.萧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能够更轻松地学习和记忆国学知识。同时,这些题目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考试的成绩。

21.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
A.李商隐
B.骆宾王
C.王昌龄
D.李贺

人民日报公布中小学生必背国学常识100题

22.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技能?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能力
B.十八个武术动作组合
C.十八个不同的武术流派
D.十八条军事策略

这些题目不仅涵盖了文学、历史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家长朋友们可以关注并分享这些资源。

以上就是部分示例题目的展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