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器材常识普及——套胶之谜解析: 粘与涩的区别和适用场合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5-09
乒乓器材常识普及之——反胶的粘与涩
有一些刚接触乒乓球或者注重技术而不关心器材的球友,对乒乓球反胶套胶的粘性和涩性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百晓生在工作中也经常因为这个问题被不明真相的客户质问或者找麻烦。举个例子,一老年球友,传统直拍左推右攻打法,推挡多,不会弧圈,要个中高档的拍子。遂给推荐斯蒂卡红黑碳王7.6,正手优拉雷霆48。并告知他的打法用涩性套胶省力,速度快,脆爽,他好像懂了的样子……结果晚上九点,该客户打来电话说我给他贴了假胶皮,质问为什么要骗他。细问之下,说晚上去试拍子,小区活动室一号大爷看了他的拍子,说新胶皮一点粘性都没有,肯定是假的[捂脸]。于是乎百晓生给上下五千年般的解释了十多分钟,让先别管粘性的事,先上台好好打打,试试,客户才半信半疑的挂了电话。第二天一早,客户又来电话说:虽然不粘,但是省力,速度快,弹性大,声音还好听,特别好打。误会焕然冰释,后来还成了好朋友。

粘性套胶,以国产的狂飚,天极,729的粘套等为代表,一般采用硬质海绵搭载粘性胶面的形式,用手摸上去黏糊糊的,这类胶皮一般控制好,旋转强,大力量下支撑力强,但是普遍弹性不大。适合于打控制,旋转,弧圈,大力正手为主的球友作为正手使用。

涩性套胶以德国优拉,挺拔,安度,多尼克,韩国骄猛及日本蝴蝶、TSP等品牌为代表。德系涩性脆弹,速度快,通透易打透,击球声音响亮,日系大多韧弹稳定,一体性高。这类涩性套胶,胶面不带粘性或者只带微量粘性,一般搭载高弹,高活性的内能海绵,易于打透,形变大,靠胶面和海绵的一体化形变,对球形成较长时间吞吐,即我们常说的持球来产生旋转。适合作为以快攻,撞击为主的球友做正手,以及90%选手的反手,因为受生理结构的限制,反手没有正手那么大的发力空间,要求套胶软透弹,主要靠速度线路和旋转来得分,因此反手非常适合用这类涩性套胶。

近几年德系套胶向中式粘性套胶致敬,各品牌推出了各自的粘性套胶,以期在中国正手套胶市场斩获一席之地。典型的有挺拔TIBHAR的K系列,优拉JOOLA的黄金探戈系列,骄猛XIOM白金V和王座OZA,这几个型号的套胶,有机的结合了中国式粘性套胶和德国涩性套胶的特点,在加强了薄摩擦和旋转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德国套胶的高弹,且不依赖于灌胶灌油,手感介于德国涩性套胶和中式粘性套胶之间,可作为不喜欢经常灌胶灌油的球友的正手,以及纯粹不会打涩性套胶的球友作为反手使用。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