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鲜美的菜系不是粤菜也不是鲁菜而是它!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9-07
苏州美食,又称吴菜,拥有深厚且完整的菜肴体系,其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提起鱼藏剑的故事,人们或许并不陌生,专诸刺杀王僚的历史典故更是广为人知,事件便发生在当时的苏州。那时的扬州尚未独立成形,是吴王夫差为北伐而修建运河,仿造姑苏城建起的小规模城市。在那个时期,专诸为了执行刺杀任务,在苏州太湖边苦心学习烹饪,创造了一道精致的鱼料理,并巧妙地将小宝剑藏于鱼腹中。尽管刺杀未能成功,但这道菜却得以流传下来,成为了今日江南名菜松鼠鳜鱼的前身。自古以来,江南苏州就是富饶之地,一个繁体“苏”字便足以彰显其丰饶。此外,这里也是科举状元辈出的地方,历史上诞生的状元人数位居全国之首,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苏州菜系融合了官府料理、文人烹饪以及江南特有的风味,因此在明清时期,它不仅是宫廷御膳、国宴佳肴,还是封藩盛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历史记载中均有迹可寻。
被赞誉为“天下第一菜”的故事则源于乾隆皇帝南巡苏州白马涧附近。那时的白马涧地处偏远山区,他在一位农户家中用餐,由于食材有限,主人仅用蔬菜和锅巴烹制了几道菜肴。其中一道锅巴汤,让乾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或许是久居宫廷,山珍海味已让他感到厌倦,这顿清淡家常的餐点反而显得格外鲜美。因此,他赐予此菜“天下第一菜”的美誉。当时,他还品尝了农户自创的农家菜肴,如小青菜、白玉汤等。这些故事在江南苏州流传甚广。乾隆皇帝对苏州美食情有独钟,在苏州织造署用膳时,苏州籍厨师张东官的厨艺深得他赏识,甚至被带回皇宫。于是,苏式肉、苏式鱼和胭脂鸭等吴地菜肴在北京风靡一时,让苏式烹饪声誉鹊起。那时还未形成所谓的“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而扬州菜也尚未崭露头角。当时主要流行的只有苏式、广式和京式菜肴,如同月饼最早仅有苏式和广式一样。张东官在皇宫中得以施展才华,不仅传承了苏菜技艺,还创新出了南派满汉全席,深受乾隆皇帝青睐。如今,故宫博物院中仍保留着张东官专用的御厨房,这无疑是这段历史的最佳见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一个菜系的形成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如果孤立无援、凭空出现,那就是形而上学的产物。作为江南饮食文化象征的苏菜,它不仅是美食的代表,更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精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尽管江北扬州可能学习到苏菜的烹饪技巧,但它无法真正传达苏菜的文化内核,这就好比形似而神不似的模仿。当地域文化失去了其固有的地域特性,它就不再是纯粹的地方文化。所谓的江南文化亦是如此。如果总是试图超越他人,傲慢只会阻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淮扬菜作为江北地区的烹饪体系,无疑十分出色,但它无法代表江南菜系,更无法承载历史悠久的苏菜传统。世界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独特性正是源于我们的差异。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