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杂谈

悦抄绘07:春日里的塱头古村阳台改造案例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7-18

塱头古村位于广州,始建于南宋时期,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而闻名。这里不仅有众多书院、祠堂以及古老的巷道,还保留了独特的“书香科甲”文化特色。为了延续这一文脉,并激活乡村的文化活力,一座新的文化艺术中心在村子的入口处建立起来。

该艺术中心选址于一片环绕着天然荷塘的开阔场地中,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设计团队通过“立体荷塘”的概念,在屋顶设置了种植池和下沉式水院,形成了层次分明、亲近自然的景观系统。同时,设计师还利用架空步道连接各个屋面空间,使游客可以俯瞰古村及周围的田野风光。

悦抄绘07:春日里的塱头古村阳台改造案例悦抄绘07:春日里的塱头古村阳台改造案例

塱头文化中心——“春阳台”,坐落在村口的一片荷塘之中。它不仅是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与周边环境紧密相连的一部分。设计上强调了轴线关系的创新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以弧形连廊打破了传统正交布局模式,营造出一种动态螺旋式的空间体验。

悦抄绘07:春日里的塱头古村阳台改造案例

在场地轴线上,项目通过一系列弧形连廊的设计巧妙地将建筑与荷塘岸线、田野边界联系起来,模糊了人造结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界限。同时,这种设计策略也延续了塱头古村特有的“因水成街”的传统空间逻辑。

悦抄绘07:春日里的塱头古村阳台改造案例

垂直向度的立体轴线是通过屋顶上的架空步道串联屋面荷池和下沉庭院来实现的。这不仅加强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视觉联系,还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观景视角。

主入口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首先,天然荷塘映照着红砖立面,创造出“水上高台”的独特景象;其次,架空步道轻盈地跨越水面,引导访客从自然景观过渡到建筑内部;在下沉庭院中,半围合的空间通过光影变化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春阳台的设计采用了聚落式的布局策略,以分散体量、拓扑转译和立体叙事为核心理念。这种设计既避免了简单模仿传统元素所带来的审美疲劳,也重新诠释了塱头的文化基因,实现了新旧文化和谐共生的目标。

悦抄绘07:春日里的塱头古村阳台改造案例

屋顶设置的架空步道串联起屋面荷池与下沉庭院,形成了一个垂直方向上的立体游走路径。这一巧妙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建筑的功能性,还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体验和视觉享受。

悦抄绘07:春日里的塱头古村阳台改造案例悦抄绘07:春日里的塱头古村阳台改造案例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