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的创业传奇与商界风云变迁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5-16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与伊利郑俊怀的创业故事】
1996年,公司拨给牛根生18万元购置一辆桑塔纳轿车。然而,他却用这笔钱购买了一辆旧东风大客车、一辆华西中客车和两辆小货车,以方便员工上下班及货物运输。这一举动赢得了员工的赞赏,但郑俊怀对此感到不解。

牛根生被赋予技术中心、调度、质管等十几个公司和部门的管理权,负责的员工占到了伊利公司的80%左右。这种安排让郑俊怀感到了不安,而牛根生则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并未察觉到任何异样。
同年年底,一位名叫郝义的工人因患癌症急需救治,公司组织捐款活动,牛根生率先捐出了1万元。当郑俊怀得知此事时,脸色变得很难看。他私下里对别人说:“副总已经带头捐赠了这么多钱,作为老总应该出更多才行。”
朋友提醒牛根生要注意不要抢走郑总的风头,但牛根生还是继续积极工作,并未意识到两人的关系已经开始微妙变化。以前郑俊怀总是认同他的建议,现在却常常说“考虑一下”。从那以后,每当媒体前来采访公司时,牛根生都会自觉地退居幕后。
有一次出差的时候,郑俊怀自己打车去机场,而客户则为牛根生安排了奔驰轿车接送。这件事被郑俊怀看到后,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也让牛根生感到非常尴尬。随后了解到这其实是客户的疏忽,并非故意为之,但此事仍让两人关系更加紧张。
最终,牛根生正式向公司提出辞职请求。一名高层管理人员找他谈话:“你得离开呼和浩特两年,去北京大学进修学习;回来后不要再从事食品行业工作。”牛根生无奈之下只得离开了奋斗了16年的伊利集团,独自一人离开呼和浩特。得知这个消息的员工们感到震惊与不解。

点评:郑俊怀和牛根生曾经携手合作多年,共同将一个小型工厂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然而,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两人的关系却走向破裂,最终导致了牛根生的黯然离场。
职场中最为忌讳的就是独揽大权、功高盖主,而这些正是牛根生所犯下的错误。创业初期同甘共苦容易,但在企业取得成功之后,则需要更多地注意自身言行与公司领导的关系。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明朝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处理方式,在今天看来依旧具有警示意义。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