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全国七所高校美食(吃遍美食)
作者:佚名|分类:生活杂谈|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5-17
新华社成都5月22日电(记者吴晓颖 杨华)近期,四川大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七所高校的大厨们带着各自的招牌菜齐聚于此。四川大学后勤保障部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校食堂美食交流展示活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以及中山大学等七所名校的厨师团队应邀出席,在川大三个校区的不同餐厅开设风味窗口。
从5月13日开始,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这些“客座”大厨为学生们带来了超过百道特色菜品。例如同济红烧肉、腌笃鲜、广味猪脚姜和椰子炖竹丝鸡等各式各样的美食跨越南北地域,既有传统的经典名菜也有创新的改良菜肴,还有各种风味小吃和汤品点心,厨师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迅速俘获了学生们的味蕾。
记者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西园二餐厅看到,“特色粤菜”窗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中山大学带来的菜品不到一个小时就被一扫而空。而在中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窗口前,同样人满为患,甚至有顾客排到了食堂门外。西北工业大学带来的包子、甑糕更是刚出炉便被抢购一空。
北京大学此次带来了校园内的人气美食,其中薄荷酸梅鸡、青芥焗虾以及香辣炸鸡腿分别以每天售出一千多份、800多份和500多只的销量位居前三。仅这几种菜品就要求师傅们每天处理约50斤虾、300斤土豆、300斤红薯,还有大约600只鸡腿。
带队师傅文斌已在北大食堂工作了20年,他表示:“这些创新菜式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旨在为同学们换换口味。”例如薄荷酸梅鸡在腌制鸡肉时加入了应季的新鲜薄荷叶,并配以清爽可口的酸梅汁和柠檬汁,特别适合夏天食用;青芥焗虾则采用中西融合的制作技法,加入土豆泥、玉米粒以及青豆,口感层次丰富,体现了菜品创新的独特魅力。

四川大学食堂推出的这些新美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打卡”七校美食的话题频繁出现在朋友圈里。“西工大的包子果然名不虚传。”“小龙虾一份六块钱,味道极佳,十分下饭。”“强烈推荐江南大学的镜箱豆腐,酱香味浓郁,中间夹着肉馅,一口下去让人满足不已。”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大三女生高景瑞计划和同学们一起品尝七所高校的所有菜品,“通过品尝各地的食物可以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也为日常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美食交流等活动,让全国各地的特色风味菜品落户川大食堂,丰富了师生们的用餐选择。”四川大学后勤保障部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代萍表示,去年举办的菜品交流展示活动结束后,沙茶面、锅包肉以及兰州牛肉面等深受师生喜爱的特色菜被保留了下来,让学生们在校期间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通讯员:陈居伟)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