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是正,右是偏:历史中左右的权力之争
作者:佚名|分类:百科常识|浏览:83|发布时间:2025-07-25
#文史安澜学府# #古人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文史知识局#
中国古代关于左右尊卑的传统是多姿多彩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而变化。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混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华大地的统治者,所以左右尊卑的情况都有。如《史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说明蔺相如比廉颇更尊贵,并居于其右。这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然而,在楚国,情况恰恰相反,《左传》有载,“楚人尚左”,这表明楚国的人们更加注重左边的位置和地位。


秦朝和元朝时期,人们则是以右为尊。在官员被贬谪的时候,被称之为“左迁”,而在元朝,由于统治者的划分四等人制,科举考试结果,一二等的蒙古人、色目人称右榜,而三四等的汉人、南人(原最后征服的南宋境内)则称左榜。这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更加注重右边的位置和地位。


唐朝至清朝,中国古代社会一直以左为尊。在官员的等级制度中,尚书左丞是正四品上,而尚书右丞则是正四品下。这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更加注重左边的位置和地位。如我们看到的许多古代生活案例,客人、尊长都是在主人以及小辈左边,以示尊敬。


此外,由于古人常认为,左主吉(吉利),右主凶(不吉),所以在不同的场合中,左右尊卑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喜事如婚礼等情况下,是以左为尊,而在凶事如吊唁等情况下,则是以右为尊。这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更加注重左边的位置和地位,作为一种吉利的象征。





(责任编辑:佚名)